开云官方入口

【改革发展•院长访谈录】专业特区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 压力与动力同在——对话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向东

首页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6日

编者按2019年是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和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学校在开学初就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更名大学后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持续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有什么样的担当和行动。从即日起,党委宣传部推出【改革发展•院长访谈录】专栏,特邀各学院院长畅谈学院目标发展之规划,改革建设之思路,以飧读者,敬请关注。

记者:刘院长,您好。开学初,学校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请您谈一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落实党代会目标任务的思路和举措。

刘向东:3月2日,学校在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上,对落实学校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专业建设特区代表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会后,学院第一时间通过班子研究、学术委员会会议、系主任会议、全体教师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学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发展机遇,就学院的中长期发展提出了具体实际的目标和明确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研究探讨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学院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主动站在学校全局工作、整体工作角度思考谋划学院下一步工作,联系实际,以学院专业特区建设为契机,围绕《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度建设任务书》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压实责任,争取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发展、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首批设立的专业建设特区,如何确立发展目标和任务?下一步如何开展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刘向东:建设专业特区,学院更多的感受是压力和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为了扎实推进落实学院建设任务,特别是做好网络工程专业特区建设工作,学院积极做好科学谋划,紧锣密鼓地布置和推进有关工作起步落实。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将以构建网络工程专业特区为主线,以贯彻OBE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首先,要做好基于成果导向的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人才培养,说到底,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培养既要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和利益,考虑到这些,学院在大力强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同时,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模式,加大学习过程考核,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并通过建立“评价—反馈—改进”这一闭环机制,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改革,力求从整体上加快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其次,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还是在人,因此还要从根本上增强教师队伍发展活力,尽快建设出一支熟悉专业发展形势、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师德师风高尚、在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再次,在着重强化软实力的同时,学院也要积极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强化实验实践课程建设,推进与一流课程配套的一流教材建设。最后,学院将努力加大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增加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保障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平台、图书资料和办学场地空间,以满足一流专业建设的需要。

在学科建设方面,围绕现阶段的工作实际,我们将充分发挥工科的专业优势,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学院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接下来的学科建设中,我们考虑,可以与专业特区建设、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优势特色科研方向培育、骨干教师培养乃至研究生教育等多方结合,从而更好地凝聚、培养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加强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是学院发展的一个瓶颈,学院正在多方努力,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记者:请您谈一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如何准确把握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和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刘向东: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后,学院积极讨论研究贯彻落实方案,千方百计深入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大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力争用党的建设引领和保障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精准对标党代会提出的任务目标,从严从实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奋力推进“三个突出”战略在计算机学院落地生根,为加强学院高质量发展,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方式,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今年,学院全体党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参与学习和答题活动,党员的主动学习意识有显著提高,学习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有所增强,在党员中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我们还通过官方网站、“DLNU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和新浪官方微博等网络渠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发挥网络宣传阵地作用。同时,学院在党校建设中,积极创新形式,通过课堂讲座、分组讨论、社会实践、读书分享、轮流上党课等多种方式,做好思想引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此外,学院将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过程培养,注重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更多优秀的学生党员,为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或者人才培养理念要依靠人才培养模式来支撑,您认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哪些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向东: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此,在定位上,我们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基础扎实、求真务实、重应用、重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为“一头一尾,两足双翼”,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一流IT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地探索新工科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院依托信息类“校企联盟协同育人基地”,与20余家企业结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企业一同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指导、创新创业、学生就业指导、混合师资模式授课等方面,全方位共同打造行业优秀企业参与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应用型转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大的支持和保障。二是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提供了充足的硬件条件。通过建立企业实训、IT认证培训、创业创新项目(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机器人、挑战杯、学科竞赛)等多种应用型人才培训模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学院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软硬件教学环境,我们的实验室的建设能够很好地满足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三是逐渐提高实践教学的环节与比重,采取“目标+过程与方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相结合,给予学生多方位、综合性的指导。

记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号召越来越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可对于很多高校来说仍然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新内容和新要求,请您介绍下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刘向东: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创新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师,我们更希望学生具有批判、质疑和创新的精神,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有进行创业的勇气和决心,也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耐心。近年来,学院抓住机遇,以开放的思路和为学生成长服务的理念,结合企业的不同特点,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从多角度推进教育创新。截至目前,已陆续对接多个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企业通过“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岗位”等形式,将优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来,为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更有力的资源保障,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多层次构成: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普及课程;主要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第二层次,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旨在提高其基本知识、技巧、技能的专门系列专业课程;主要依托“挑战杯”和各类学科竞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大开眼界走出去的同时,只有坚守目标,不忘初心,才能逐步实现突破,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记者:学风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请您介绍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如何加强学风建设的。

刘向东:学风建设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学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优良学风和师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一直以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结合学院实际,多措并举地加强学风建设工作。一方面,为了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密切配合,发起“无手机课堂”和“不带早餐进课堂”活动,并由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共同组成文明课堂督导队,进行巡视检查,师生共同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学院经常举行教师说课教研活动和班导师培训工作,推动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育人合力;定期组织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公司参与培训和认证,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将学科动态及时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活动和比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注意到,同学们来自于不同地区和民族,学习基础等有着一定差异,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密切配合,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在保证大多数学生受到最大限度教育的基础上,细心地关注不同学生个体的情况。为此,学院组织开展了“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鼓励各民族学习优异的学生与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困难的学生“搭伴”组成互助学习小组。

长期以来,学院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专业。我们知道,学风建设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学院将继续稳步推进、积极创新,努力做好学风建设和师德建设工作。

(记者 李素梅 创意设计 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