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特别策划之一: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首页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

编者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广大教师以对学校事业负责的精神,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心系各族学子,矢志教书育人,执著勤奋,播撒希望,无愧肩负的崇高使命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似春蚕,如红烛,为人梯,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等岗位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今年教师节,学校226名优秀教师和20个优秀集体受到表彰。他们为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培育优良校风贡献了智慧,倾注了汗水。这里,我们从部分获得突出贡献奖教师的事迹中撷取一些片段,展示他们默默耕耘者的大爱和奉献,智慧和风采。让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团结一心、携手同行,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推动“三个突出”战略落地生根、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作出新贡献。

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阮成江:育人扶贫永远在路上

1999年,阮成江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自信与热情走上了教学岗位。从讲师到教授,再到如今我校资源植物研究所所长,二十年如一日,无论是面对课堂上的三尺讲台,还是面对自己实验培育的万亩良田,他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从教者的责任和情怀。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这三门学科对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来说是极其枯燥的,为了克服学生的抗拒心理,阮老师常常将生僻的学科知识渗透在实际的案例中进行诠释,通过讲述自己在实验室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情形,或者跟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成果,让学生们更清晰地理解枯燥的知识点。这种结合实际案例教学的方法也被他带到了田间地头,延伸到了扶贫工作中。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实,我在本科生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要突破现有技术增长植物油产量的想法,没想到一晃过了二十几年,如今终于看到了成效。”阮成江回忆起当年的那份豪情壮志说。

如今的他,组建了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主持了贵州省油茶分子育种和生物疫苗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在贵州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带领着团队建立起了贵州山区丰产高效油茶精准脱贫示范基地,把最新的栽培和种植技术带入玉屏,让传统的油茶支柱产业实现现代化。通过扩大油茶种质圃建设、加快油茶良种选育和苗木扩繁、油茶低产林改造的高接换冠、高标准油茶基地建设、油茶精深加工、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发展油茶衍生产业,现已培育出了含油量高、产量稳定的良种,盛产期亩产茶油达50公斤。不仅如此,团队还研究出了油茶轻基质芽钻苗嫁接技术,使苗木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而且还提高了3%的精深加工出油率,解决了一直制约着玉屏县脱贫的至关重要的难题,充分发挥了油茶产业在精准脱贫和长效致富中的重要作用。

阮成江的实验田不仅仅在贵州,还延伸至新疆、甘肃等地。

对于西北地区的农民来说,文冠果是一大脱贫的产业,政府也曾拨款支持该产业的发展,但技术是其中最大一道难关。面对愈发恶劣的生态环境,依旧采用传统种植方式的农民已无计可施。阮成江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号召,带领团队解决了当地文冠果种子总量不高等种种棘手难题。现如今,盛产期文冠果的亩产种子高达100-150公斤,打破了人们对文冠果“千花一果”的传统认知。利用起当地的沙漠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起来文冠果种植业,既不与粮食争地,又能有效增加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而且对乡村的扶贫振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难得的是,所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阮成江没有丝毫保留,全部教授于当地农民。“其实,农民的问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就是种好苗子之后能有个大丰收,我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交给他们,能让他们安心、生活逐渐富足,何乐而不为?”阮成江说。

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冉春秋:用行动诠释师者风范

冉春秋是地道的四川人,1999年从西安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四川,进入攀枝花钢铁公司。不称心的工作环境让他下定决心再次捧起书本,准备继续进行深造。两年后,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2006年8月博士毕业后,冉春秋正式就职民大,讲授《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至今。

也许是自己的经历让冉春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他对学生要求格外严格。“我在课堂上很少直接点名,但我经常提问,通过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出勤也有很好的督促作用。”冉春秋说。因为冉春秋一贯地认真负责,被学生称为“最负责的老师”。也正因为有冉春秋的认真负责,他所带的班级环境科学101班连续两次获得“大连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2015年5月,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冉春秋开始负责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怎么能立足学校实际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民大的特色、成效,对于当时的冉春秋来说压力特别大。如何针对多民族学生的现实差异,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他关注的问题。

冉春秋根据学校党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强化实践、潜能激发、个性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行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近几年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如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分别为432、394、444项,少数民族学生获奖率达到60%,2016年、2017年、2018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入选项目数分别位居全省高校第3名、第4名、第3名,2017年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数较2016年增加了45.5%,总结凝练的“开云官方入口一体化、两融合、三进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下,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不断取得更好成绩。”冉春秋说。

2013年10月,冉春秋入选中组部、团中央第十四批博士服务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市担任环保局副局长一职,成为国家民委所属院校中首位入选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的教师。当问到为何选择去新疆服务时,冉春秋说“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是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积极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积极贡献”。

新疆气候干燥且风沙大,时差与大连相差两个半小时,刚到新疆时的冉春秋有些不适应,但是很快便克服困难努力投入到工作中,负责当地的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保知识培训等等。冉春秋在新疆服务锻炼的一年中,先后对五家渠工业园区、六师团场重要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业进行了日常环境监察和专项暗查和夜查,并多次对一些重点(国控源)企业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存在的环境隐患和污染违法问题。

冉春秋除了做好环保局的本职工作外,为提高六师五家渠环保专业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做出了积极工作。新疆盛产棉花,其精制棉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因此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针对新疆水资源现状和自治区环保厅即将执行的精制棉企业废水排放标准,他帮助五家渠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功申请六师科技局项目“精制棉废水深度处理的示范研究”,指导当地工程技术员开展精制棉黑液高效处理的研究,该项目已于2016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为当地精制棉企业污水处理的提标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了提高当地干部群众对国家环保政策和环保知识的了解,冉春秋先后为师党校、师工业局和基层团场等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等主题开展了16场专题讲座和知识培训。在服务锻炼结束前,他还被邀请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干部学院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班”作专题讲座。

“当年重拾书本继续深造的决定让我有幸与民大相识,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未来,我会继续奋战在民大,认真贯彻学校党委的‘三个突出’战略,为培养民族英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竭尽全力。”冉春秋说。

国际商学院教授刘秀玲:红烛映初心桃李竞芳华

教师节收到的鲜花至今还绽放在刘秀玲的办公桌上,比鲜花更让人心情舒畅的,是祝福卡片上的一个个名字,他们都是刘秀玲的学生,其中一些是已经毕业的。

在学生的心中,刘秀玲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曾经有学生由于生活压力而情绪消沉,从而影响了学业。刘秀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重拾信心,帮助学生恢复最佳状态。“对于学生来讲,帮助他们建立心理平衡很重要。学生要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正向肯定体系。”

作为辽宁省教学名师,刘秀玲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成绩突出。建校初期,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各高校纷纷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或相关专业,国家担忧未来会产生人才过剩的情况,在1997年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招生进行了限制。来到我校任教后,刘秀玲一边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一边为申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新招生做准备。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秀玲精心准备的资料得到了认可,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中位列第三。此外,2018年刘秀玲老师带领教师完成的专业建设成果“本科层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荣获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科研方面,刘秀玲老师作为校优秀学术带头人,带领本学科创新团队,潜心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校科研励志奖、校科研先进个人、学校突出贡献奖等,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项目、大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5项。出版专著《国际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经济科学出版社)、主编编著《边境经贸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论》(民族出版社,并获国家民委民族研究成果著作类三等奖)、《FDI与沿边民族省区特色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等三部。

由于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深入的研究,刘秀玲被选为我校新设立的一级学科硕士点“民族学”下的民族经济方向研究的带头人之一。刘秀玲表示未来除了参与本专业建设以外,主要精力会放在学科建设上,尽力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大学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有些会成为工作的基础,更多知识会幻化成思想、格局,与自己融为一体。每新学到一项技能,就会多一份直面社会的底气。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升能力与才干,为未来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刘秀玲建议道。

(信息来源学生记者白婷婷张天华刘思琪冶丹丹责任编辑李素梅李舒婷 版式设计杨琨)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