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环境与资源学院在贵州铜仁开展暑期专业实践活动侧记

首页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8日

2017年8月11日晚,18位大学生从云南、广西、重庆、湖北、贵州等西南部城市聚集到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这座生态小镇,他们是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生物技术2014级、2015级的学生。环境与资源学院的阮成江教授和李景滨老师早早地在小镇等着学生们的到来,第二天,学院院长吕国忠和金娟红老师也赶到小镇和实践小队汇合。

为推进课堂教学与民族地区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学生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8月12日至26日,环境与资源学院组织来自西南地区的生物技术专业2014、2015级汉、壮、苗、彝、侗、布依族等18名学生在贵州铜仁、遵义市怀仁地区开展了生物技术专业暑期实践活动。

接地气长才干

在铜仁市玉屏县和万山区,作为食用菌方面的专家,吕国忠老师和这里的农民已经非常熟悉。他和玉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朱洪晔高级农艺师及万山区海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军经理一起,带领着同学们分别对贵福菌业、玉屏食用菌产业园、海洋菌业、侗菇菌业、荣忠菌业、中华山村菌业等多家食用菌栽培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查实践。老师现场讲解食用菌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与同学们一同动手制作菌棒和菌棒接种等操作环节,分析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规律,并研讨防治措施。

在学校参加大创项目时,有些同学学习过一些种植食用菌的方法。学校的实验室里通过无菌操作台种植食用菌,实验步骤十分严谨,然而深入到当地的菌业园,同学们发现,食用菌的种植过程粗糙了许多,菌棒是用麦麸、木屑这类简单的配料、配方做成的,接种时,在菌棒上戳三个洞,将一块块的菌种掰开顺着洞塞进去即可。“显然学校的操作要比菌业园的操作严谨许多,可是在菌业园染菌率却相当低,这一点很神奇,我也很想进一步研究。”来自广西的学生黄生伟说道。

“通过食用菌生产调查和实践操作,可以提高学生们食用菌栽培生产操作技能,丰富了课堂里所学不到的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亲身感受到了食用菌栽培生产在我国(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蓬勃发展及其在精准扶贫和大学生创业中的前途与未来。”吕国忠院长说。

事实上,吕国忠院长曾为铜仁市玉屏县和万山区培训了60余名食用菌技术骨干,并开展了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地方食用菌产业发展。由吕国忠教授指导的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集体经济及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园开展的食用菌栽培生产利润分红模式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肯定。

在这一路实践中,脚似乎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梵净山是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态系统,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众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在前往梵净山进行植物认知实习的路上,吕国忠院长一边领路,一边介绍梵净山上不同海拔的植物名称,以及它们的习性。“这种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不仅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对家乡的这座城市也增添了浓浓的自豪之情。”来自铜仁市玉屏县的朱元玲说道。

爱家乡留家乡

在玉屏县,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资源植物研究所所长阮成江以及特邀油茶专家铜仁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研究所所长黄河接待了同学们,带领大家在茶花泉油茶生产基地,开展油茶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和危害、高接换冠嫁接成活率及嫁接后枝梢长势等田间调查。

“油茶它不是茶,它是油。”油茶从开花结果到采摘要经历秋、冬、春、夏、秋五季——十三个月的云滋雾养,8月早已经过了油茶嫁接的操作时节,即便不能实际操作,同学们仍然在油茶基地认真地听老师和专家讲授油茶嫁接技术。“油茶成熟之后就可以将其榨成茶油,由于茶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也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阮成江教授说道。通过阮教授对于当地农户的技术指导,已经有很多农户成功脱贫。

据当地农户玉屏县朱家场镇鱼塘村的姚元明说:“我们家的老茶林,以前每亩地只能出3公斤油,经阮教授改造后,现在新茶林一亩地最高能产油50公斤。我家30多亩油茶园,收入一下子翻番了。”

同学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铜仁市思南县的贵州一航生态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面了解高端茶油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了解油茶良种培育与高产茶油的关系。通过油茶田间调查和动手操作实践,丰富同学们栽培生产重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的实践经验,拓宽了对油茶优良品种选育及茶油生产工艺的了解。

现代科技的发展,专业知识的拓宽,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已经不是简单的由一点到下一点的跳跃式学习,而早已经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链条式学习。在这15天中,同学们还前往万山区汞矿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矿产资源枯竭转型发展和生态恢复调查,之后又在遵义市仁怀茅台镇茅台酒厂和八益酒业集团开展白酒发酵工艺实习等专业活动,实践过程中还不忘了解遵义这个对于中国历史转折有着重要意义的城市,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虽然我们现在是从西南地区跑到了东北读书,但我们很多人毕业后是会回到家乡发展的。学校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家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浓厚的热爱。我们的老师可以不远万里来支持家乡发展,我们更要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竭尽全力。”来自云南的学生刘睿说道。

在朝夕相处的15天时间里,本次实践的带队老师们发现,同学们对家乡的印象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支援家乡建设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而这正是实行本次社会实践的初衷之一。“通过此次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院来自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对家乡丰富生物资源和醉美生态环境的认识,见证了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引导下的贵州省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到了学院教师在学校倡导的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科技服务工作中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深刻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在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巨大潜力。”李景滨老师说道。

(学生记者 袁宇波 姚瑞婕 责任编辑 李素梅 创意设计 李舒婷)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