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培养人民的建筑师 为民族建筑文化传承服务——建筑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育人模式侧记

首页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4日

进入建筑学院模型工作实验室,就会看到由学生们制作的各式各样民族建筑模型,其中有一件作品格外地引人注目。这是建筑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任豪、段翔宇等六名同学在参与我校建筑学院“民族建筑模型制作大赛”中的作品“故宫”。他们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模型大赛中选择将72万平方米的“故宫”搬到1.8平方米的木板上,将巍峨雄伟的建筑群按照1:1000的比例缩建成了木制模板,从太和殿、午门、城墙、护城河到一窗一瓦都清晰可见。

与其他参赛队伍一样,“故宫”团队认真选题,泡图书馆,查阅相关数据资料,选材料,利用电脑设计3D模型和激光切割机加工木料,对窗、瓦等细节部分进行手工调绘,在课余时间完成裁割、拼接、打磨等工作。

“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筑不同,故宫是一个大众都熟知的、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宫殿建筑群。目前学生们对模型建筑作品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和深入,但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与尝试中才会进步。另外,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你能透过一件事,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也在关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学院院长倪琪说。

在建筑学院,像“故宫”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仅本届“民族建筑模型制作大赛”,就收到了同学们的28件作品。这些作品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群、各民族具有典型意义的民居建筑等不同方面,展示了民族建筑的魅力所在。

建筑学院自成立以来,以培养传承民族建筑文化人才,为民族地区建设服务为目标。立足于挖掘少数民族建筑和传统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专业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发扬工匠精神。

建民族建筑教育模式

进入建筑学院校内实习基地的一楼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木质结构的模型,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布局上呈外部开阔、内部开敞的院落形式,黑色的屋顶,房屋的墙体较之北方也相对厚些,这是一个四面均被墙包围住的“羌王”的住宅。它独具羌族特色的退台式四合院样式是由建筑学院梁意、李春鸿等6名同学设计的贵州江口漆树坪羌寨的模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中多为建筑学院大四学生,一层是为大家备考研究生考试提供的场地,二层则是为同学们建造的一个切实进行建筑设计的学习平台。

每年,建筑学院的必修课之一,是老师和同学到少数民族地区测绘实习和认识实习,对民族地区社会、风俗、历史文化进行实地调研,完成少数民族村寨的基础数据统计。这也为春季学期的“建造节”和秋季学期的“民族建筑模型制作大赛”这样的特色的院系活动做了充足准备,这两项大型活动也是建筑学院专业教学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一体化的表现,也是“学生工作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尽管有一些模型还都是在学习过程当中,但数据是同学们在野外作业、信息采集时的第一手数据,可以让同学们把测绘中得到的数据与实践完美结合,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建筑设计尤其强调个性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学院将传统的授课形式改革为“四年三段制”模式。由基础教学、工作室教学、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工作室教学又称“作坊式”教学,是师生之间传授知识,通力合作的良好平台。全院目前有13个导师工作室,工作室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动态管理。允许师生自由双向选择,充分发挥每位工作室导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优势,在统一教学编排的前提下,提倡开展有个性化的教学。在课程的编排中有效地穿插于民族建筑教育教学发展的教学体系。

几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规范系统的教学模式,导师制工作室正在不断完善,学院也取得了辽宁省建设厅认定的社会服务的行业资质,为实现“学研产”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为止,我们还做不到开展以‘产学研’为顺序的学习工作。相反地,我们更希望把‘学研产’这样的理念推广出去,学生得到的信息,我们上升到研究层面,然后我们运用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建设。建筑学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要以专业建设、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个学院。”在谈到“学研产”问题时倪琪院长解释道。

建筑学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最早设置的工科应用型专业之一,全国有近300所高校设置了建筑学类专业。以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多以普适性建筑学教育为主要目标。我校建筑学院依据民族类院校的身份为载体,在建院伊始就将“为民族服务,为社会贡献,做人民建筑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希望培养出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开展的学生活动与专业教学、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度一致,从而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发展之路。

承民族建筑保护责任

来到建筑学院,第一眼就被走廊上琳琅满目的实体模型吸引,大大小小、形式不一、风格各异。仔细一看,大多是具有强烈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模型。贵州铜仁地区的梯田,辽宁满族老式房屋,海南黎族船型屋……五颜六色,十分逼真,这些墙壁上的展板都清晰地记录着建筑学院师生的所学所做。

2016年的暑假对建筑学院师生们来说意义非凡,301名学生,两个年级,18名教师,占全院总人数70%以上的师生分赴海南、贵州、安徽、辽宁新宾、大连郊县等地,通过实地测量、数据分析、数字化建模等方式对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民居开展民族建筑保护专项实践活动。

野外作业是充满艰辛和激情的,一般都是白天进行测量,晚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数据整理。在海南东方市白查村,黎族小分队的同学们需要爬上爬下全面了解、测量这个当地居民称之为“船型屋”的村寨。记录屋顶的主梁、次梁、主柱、檩条、椽等长度、宽度、弯曲度,因为要等比缩小,记录它的正剖面图,正、侧立面图等信息,同时还要画出维护体系与支撑体系分析图,所以必须要尽量缩小误差。

“通过这次专业实践活动,我知道了黎族建筑多采用‘绑扎工艺、榫卯工艺、编制工艺’凸显船型屋的工艺特点,建造‘榜贡’船型屋需要在平整用地埋设竹子、绑扎屋面、编制茅草片、铺设屋顶等这一类的专业信息。同时,收获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信息,比如黎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山栏节’,那是年轻男女相互结识的日子。”白查村黎族小分队段颖同学说。

为实现普适性建筑文化需求与完善传承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统合的摸索、调研与论证中,建筑学专业明确了围绕民族地区及地方区域发展,加强建筑学科建设规划,寻求校地合作的机会。

2016年4月,建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开云官方入口·铜仁市人民政府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铜仁地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其工作重心就是对铜仁地区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对其原始信息状态进行采集,并通过数字化影像合成技术,为这些村寨保留一个原始记录。建筑学院师生团队们多次带领调研组成员奔赴铜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教学,先后有400余人次的师生参与了项目调研、数据采集和规划设计。最终完成了铜仁6个区县18个特色村寨的调研,涵盖苗族、侗族、羌族、土家族、仡佬族等特色村寨(镇)以及一个明清时期传统村落。目前建筑学院在贵州的签约基地已达五个,同学们到基地来实习,同样的把自己的所学回报给需要的民族地区。

“建筑学院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这是同学们学习民族建筑天然的血脉,能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后,回到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将个人的成就,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祖国的强大结合在一起,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作出贡献。”倪琪院长感慨地说。

(学生记者 袁宇波 杜星呈 责任编辑 李素梅 创意设计 李舒婷)

分享
检测到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这会影响网站的显示效果, 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
Baidu
map